“作为一项在我国实施了20多年且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和广泛社会基础的自愿性环境保护政策,中国环境标志制度已日臻成熟完善,成效显著、成果丰硕,已成为我国引导和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方面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11月29日举行的“创新引领 助推绿色生产和消费”论坛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发表题为“高度重视环境标志制度的作用 加快推动生产和消费方式绿色转型”的特邀主旨报告。
作为环境标志制度的首倡者和推动者,解振华在主旨报告中提到: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在非短缺经济条件下,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会更加显著。生产环节产生资源环境问题,消费环节不仅有同样的问题,而且会在较大程度上左右着生产环节的资源环境绩效。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可以倒逼企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相反,不当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会进一步加剧生产环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对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主体,产品和服务的资源环境的绩效决定着消费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程度。因此我们需要从产品和服务入手,从消费环节向上游延伸,用产品和服务的资源环境标准倒逼生产、流通以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绿色化转型,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使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多年的实践表明,推广扩大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低碳产品、绿色供应链,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就是助推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措施。
作为一项在我国实施了20多年且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和广泛社会基础的自愿性环境保护政策,中国环境标志标准内涵丰富,成果令人期待。我们应牢牢把握住当前国家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高度重视环境标志等产品和服务端的资源环境政策手段,开拓创新消费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纳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监管工作,发挥协同促进效应。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环境标志认证工作:
一是以环境标志标准强化市场准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应进一步从环境标志标准上下功夫,结合“水、气、土”三大战役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减排等方面健全和完善指标设计,制定更加严格和科学的环境标准,突出环境绩效,体现标准的先进性。环境标志工作要成为引领绿色方向的绿色标杆,企业通过生产符合环境标志标准的产品,倒逼绿色转型升级,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让生产方式粗放、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退出市场。
二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助力环境标志做大做强。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积极探索政府强制采购环境标志产品的机制,可以考虑在成熟的产品领域优先试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绿色强制采购,建立环境标志产品政府强制采购清单,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应积极研究探索对环境标志的财税、金融和价格等方面激励政策,对购买节能减排协同效应突出的环境标志产品可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及绿色信贷支持。另外,环保部门还应探讨环境标志与现行环境管理政策的融合,鼓励并积极推动开展环境标志制度,如在相关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获得环保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绿色通道,减少环境监管频次,给予环境信用加分,实施联合激励机制,提升环境标志产品的竞争力,让获得环境标志的企业从绿色发展中获得实惠。
三是发挥环境标志制度优势,创新环境治理新途径。我国现行环境政策多集中在生产领域,且以约束和监管为主要方式。环境标志将环境管理要求引入消费领域,可以拓展环境治理的领域和途径,使公众真正参与治理和监督过程。为此,应积极做好环境标志产品及相关企业信息公开和宣传工作,为公众参与监督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同时,应积极将环境标志认证从产品领域扩大至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生产领域,在一些资源消耗大和污染排放严重的大宗原材料产品方面开发环境标志标准,引导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减少资源使用,降低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在服务领域,以电子商务和快递服务等行业为切入点,积极扩大绿色宾馆、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认证,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新模式。
本次“创新引领 助推绿色生产和消费”论坛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主办,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绿色消费与绿色供应链联盟承办,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充分利用环境标志、政府绿色采购、绿色供应链等手段,创新引领绿色生产与消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在致辞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环境标志产品就是重要的生态产品,环境标志认证对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大有可为。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郭方明表示,财政部与环保部联合推出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是两部委联合推动引领绿色消费的典范。
国家认监委总工程师薄昱民在致辞中希望中环联合认证中心能够继续秉承科学、严谨、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配合开展认证认可工作,不断开拓认证新领域,搭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此外,会上还举办了以“环境标志促进绿色生产与消费政策与实践: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沙龙,并邀请了在环保、低碳、认证领域长期工作的老领导、老专家,大家一起分享他们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领域的思考和经验。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评分会理事长、环境保护部环评司原司长祝兴祥与参会代表回顾了中国环境标志的创立与发展,强调要保持环境标志标准的先进性与严格性,更好的为生产、消费,乃至国际贸易所服务;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和消费者积极支持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做好这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刘兆彬谈到:市场化的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工作在绿色经济、绿色生活、绿色发展当中发挥了法治化的规范作用,提供了专业化的评价技术手段,体现了服务化的传播功效,今后还要更好地发挥效益化,加大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力度。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副主任、环境保护部机关服务局局长陈燕平认为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乃至绿色生活的比较成熟的机制模式,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市场体系,与十九大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完全契合,并在国际上提供了中国范式和中国经验。希望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立志高远,不忘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推动绿色转型。同时,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中国环境标志计划的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标准创新,增强中国环境标志计划的法制地位,加强环境标志标准制定工作力度,不断扩大环境标志产品的覆盖范围,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和技术管理水平。
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委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原副司长孙翠华在发言中对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经过十五年艰苦创业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和敬佩,特别是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作为国内第一家联合国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指定经营实体,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核查核证工作,作风顽强、成绩优异,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权威机构。勉励中心再接再厉,在气候变化和低碳产品工作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联想集团全球标准与标准事务部总经理刘微作为企业代表在发言时表示,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是企业进入政府绿色采购的必备条件,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对企业产品政府采购准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环境绩效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蒋南青向大家介绍了环境署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开展的工作,并感谢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与环境署在可持续消费领域的项目合作,表示将与中心进一步加强合作。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在最后的发言中谈到,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政府推动、标准引导、规范认证,有了一定的发展;希望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稳步推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夯实基础,不断开拓新的产品领域,严格规范开展认证,加大宣传引导,推动各方共同参与。
本次论坛恰逢承办方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成立15周年,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第一任管委会主任、被誉为“中国环境保护之父”的曲格平先生为本次论坛发来贺信:勉励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更加锐意进取,紧扣新时代新要求,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中心总经理张小丹向大会做了“十五年创新发展 探索引领绿色实践”的主题报告,介绍了中心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将始终不渝地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诚信、责任、服务、发展”的价值观,紧紧围绕“环保、节能、低碳”三大领域,逐渐形成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主线、以绿色供应链评价为统领、以ISO管理体系认证为基石、以碳排放核查为协同”的技术体系,全面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此外,大会授予曲格平先生和解振华先生“中国环境标志特别荣誉”,以感谢他们对中国环境标志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向对建立和推动中国环境标志制度的老领导以及支持环境标志工作的企业和机构授予了相关荣誉。